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普华永道难逃恒大“阴影”,网传将被起诉

来源:中房报

无论是国家、机构还是个人,谁也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恒大。

楚小强/发自北京

尽管合作早在一年前就走到了尽头,但恒大依然是普华永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服务恒大14年,普华永道一直被外界称为其“御用”审计机构。在恒大被香港监管机构调查之前,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香港)为恒大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然而,当继任审计师将恒大债务的“黑匣子”揭开,人们看到一家巨头的真实财务面貌后,“御用”的普华永道被推上风口浪尖。自此,质疑普华永道审计工作的声音不绝于耳,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此悬于头上。

恒大而今进入清盘阶段,万千权益人的利益迎来清算时刻。利益如何维护,“窟窿”如何填补,清盘人责任重大。

在此背景下,一则恒大清盘人将起诉普华永道的消息引发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近期报道,中国恒大的清盘人准备就审计问题起诉普华永道(PwC)。

前不久,香港高等法院颁布的清盘令,委任安迈顾问公司的杜艾迪和黄咏诗担任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人,负责处理清盘工作。

从媒体的报道得知,酝酿起诉普华永道的原因是,清盘人认为普华永道在对恒大进行审计时存在失职行为,导致债务危机被掩盖。围绕向普华永道提出索赔的可能性,清盘人杜艾迪和黄咏诗已与至少两家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交谈。

不过,知情人士补充称,目前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谈判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恒大清算人发现了普华永道存在不当行为的任何证据,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提起诉讼。

2月21日,山海新财经就“起诉普华永道”以及“失职行为具体为何”等问题,通过邮件方式向恒大清盘人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得到对方回复。一位代表恒大清盘人处理媒体查询事宜的有关工作人员向山海新财经表示,清盘人目前没有关于上述问题的信息可以对外分享。

恒大的危机外界有目共睹,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清盘工作想来也并非易事。一个月前,黄咏诗在获任恒大清盘人时曾表示,此项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众多权益人的利益。首要任务是尽可能保留、重组或继续运营恒大的业务。彼时她还强调,希望与恒大集团现有的管理层合作,达成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对所有权益人的进一步干扰。

作为可能被清盘人起诉索赔的一方,山海新财经致电普华永道香港了解情况,一位接通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其实现在一切都还是猜疑和传言,有新消息我们会对外公布,到时候也会安排同事通过邮件告知你们。”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新的回应。

事实上,因审计问题遭到清算人起诉索赔的事情早已“有迹可循”,同为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就是其中一例。

毕马威曾是中国森林的审计师,后者曾于2009年11月赴港IPO并筹资16.8亿港元。然而仅过了一年,中国森林就被停牌,后于2017年清盘并从港交所除牌。由于在中国森林2009年赴港上市前的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管理层伪造了公司林业资产及收入,中国森林的清盘人起诉了毕马威,索赔高达13亿港元。从后续的报道中得知,毕马威支付约6.5亿港元达成和解,这起法律索赔案得以了结。

时隔数年,没想到普华永道又面临同类问题,尽管起诉索赔一事尚未盖棺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普华永道在审计工作上的合规意识及执业质量仍有加强和提升的巨大空间。

就在2024年2月5日,普华永道中天以及公司两名人员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作为普华永道在内地的主体成员机构,普华永道中天被海南监管局查出了多项涉及合规与执业质量的问题。

从决定公告得知,普华永道中天在海航控股2018年度、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中存在四大违规行为:

一是个别函证的程序存在瑕疵。未保持职业怀疑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是未准确识别个别关联方及关联方担保。比如在2018年和2019年的审计中各存在一笔识别错误;

三是就个别关联方担保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比如未发现获取的审计证据与原件不一致,未选择和原件进行核对,同时在2019年度对于一项关联担保,未获取并检查相关合同和还款凭证;

四是未恰当评估海航控股内部控制相关风险,比如未关注到部分事项除了需要经上市公司审批外,还需要经过控股股东批准等情况。

普华永道中天的上述四大行为,与相关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的多条规定相悖,同时也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因此,普华永道中天及两名人员不仅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违规行为还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海南监管局在决定公告中强调,普华永道中天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审计执业质量。

两个月之前,深圳证监局也出手强化年报审计监管,普华永道中天与其余三大全球会计所(德勤华永、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的负责人均在被约谈对象之列。彼时,深圳证监局强调,将切实履行好一线监管职责,督促辖区执业审计机构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勤勉尽责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

普华永道作为全球“四大所”之一,自然有其较大的公信力。但归根结底,合规发展和执业质量才是审计机构长久生存之道。

毕竟在这些“看门人”身后,站着千千万万的投资者,在审计报告中及时对投资者警示风险,也是投资者对审计机构寄予的希望所在。

因为,无论是国家、机构还是个人,谁也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恒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三亚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上观新闻上海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上海灵活就业人员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让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在沪安居乐业,上海近日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明确本市灵活就[全文]
    2025-04-29 03:00
  • 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悉数披露完毕,基金的调仓换股路径和后续观点也浮出水面。从绩优基金经理的操作来看,在去年下半年的震荡行情中,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调仓换股:一是大幅增加了科技板块的持仓;二是加码布局港股龙头股。(上海证券报)[全文]
    2025-04-02 12:34
  •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法国竞争管理局宣布对美国苹果公司处以1.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滥用其在设备定向广告中的主导地位。法国竞争管理局在新闻稿中指出,苹果公司于2021年4月发布“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机制,宣称以保护个人数据[全文]
    2025-04-02 12:34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尽管3月16日就发了说明公告,澄清旗下所有公司从未和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有建立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品牌授权或产品生产关系,双方没有任何关联,但打开京东、淘[全文]
    2025-03-21 03:27
  • 新浪财经 3月19日晚间消息,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1724.5亿元,经营利润(Non-IFRS)594.8亿元,以21%的同比增速连续第九个季度领跑营收增长。全年营收达6603亿元,同[全文]
    2025-03-20 03:25
  • 本报记者冷翠华见习记者杨笑寒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当前,多数人身险公司已将业务重心转移至2025年“开门红”工作中。数据显示,2025年人身险“开门红”的产品结构呈现以分红险为主导的态势。受访专家表示,对险企来说,分红险产品具有竞争力较强、优化[全文]
    2024-12-26 02:4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三亚资讯网 sanya.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