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交易类退市威力彰显 “壳”公司加速出清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日,一批公司由于市值连续低于3亿元可能面临市值退市,引起市场关注。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6日收盘,建车B汇丽B*ST深天(维权)、*ST美讯(维权)、宁通信B等5家公司市值低于3亿元。

今年以来,交易类退市指标威力尽显。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已经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指标,其中超过六成触及面值退市指标。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严监管背景下,“壳”资源贬值,“壳”公司也加速被市场抛弃。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和退市制度的完善,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更加严格,基本面不佳、盈利能力差的公司更容易触及退市标准。同时,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对于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公司,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导致其股价持续下跌,最终触及退市标准。

市值退市指标威力逐步彰显

2020年底退市改革时,新增“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与“面值退市”指标共同构成交易类退市标准。但是,2021年至今,没有公司因触及市值退市指标而退市;2021年至2023年,分别有7家、1家、13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指标退市。

今年以来,市值退市指标威力逐步彰显。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6日收盘,建车B、汇丽B、*ST深天、*ST美讯、宁通信B等5家公司收盘市值为2.26亿元、2亿元、2.64亿元、2.77亿元、2.72亿元,已经分别连续15个、4个、3个、2个、1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此外,还有7只股票(含A股和B股)市值在3亿元至4亿元之间。

谈及市值低于3亿元的公司逐渐增多,李晓表示,这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重新评估和监管力度的加强。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削减“壳”价值。4月30日,退市新规落地,精准出清“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同时,沪深交易所表示,对“壳”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行精细化监管,从严监管因缺乏持续经营能力而触及收入利润指标被“退市风险警示”(*ST)的公司、濒临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严防违规“保壳”“炒壳”。

今年10月30日起,退市新规中主板5亿元的市值退市指标将正式实施,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出清力度。

“公司是否会市值退市,取决于市场走势、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等多个因素。”李晓认为,随着退市新规中主板5亿元的市值退市指标的实施,未来市值退市的公司数量可能会增加,进而促使市场更加理性地评估公司价值。

年内面值退市占比超六成

在严监管下,今年面值退市成为主流。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占比超过六成。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表示,交易类退市指标为“触及即退”的客观实施标准,并没有可延缓退市的余地。

对于涉及违法违规的退市公司,监管部门推进立体追责,强调不能“一退了之”。但是,如果交易类退市公司没有涉及财务造假、信披违法违规等违法行为,投资者无法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郑彧表示,如果公司是因为非欺诈性因素(比如只是触发交易类标准)退市,本身就属于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之一。

因此,在交易类退市增多的背景下,市场人士认为,需加强相关风险提示。投资者自身也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加强对基本面的研究,理性投资,远离投机炒作。

李晓建议,监管部门在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退市风险警示机制,及时向投资者提示退市风险,让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决策。同时,需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投资知识,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还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三亚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上观新闻上海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上海灵活就业人员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让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在沪安居乐业,上海近日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明确本市灵活就[全文]
    2025-04-29 03:00
  • 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悉数披露完毕,基金的调仓换股路径和后续观点也浮出水面。从绩优基金经理的操作来看,在去年下半年的震荡行情中,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调仓换股:一是大幅增加了科技板块的持仓;二是加码布局港股龙头股。(上海证券报)[全文]
    2025-04-02 12:34
  •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法国竞争管理局宣布对美国苹果公司处以1.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滥用其在设备定向广告中的主导地位。法国竞争管理局在新闻稿中指出,苹果公司于2021年4月发布“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机制,宣称以保护个人数据[全文]
    2025-04-02 12:34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尽管3月16日就发了说明公告,澄清旗下所有公司从未和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有建立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品牌授权或产品生产关系,双方没有任何关联,但打开京东、淘[全文]
    2025-03-21 03:27
  • 新浪财经 3月19日晚间消息,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1724.5亿元,经营利润(Non-IFRS)594.8亿元,以21%的同比增速连续第九个季度领跑营收增长。全年营收达6603亿元,同[全文]
    2025-03-20 03:25
  • 本报记者冷翠华见习记者杨笑寒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当前,多数人身险公司已将业务重心转移至2025年“开门红”工作中。数据显示,2025年人身险“开门红”的产品结构呈现以分红险为主导的态势。受访专家表示,对险企来说,分红险产品具有竞争力较强、优化[全文]
    2024-12-26 02:4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三亚资讯网 sanya.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