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俄军油库被炸,乌军吹响反攻号角?



乌军无人机来袭方向示意图

直新闻:吴先生,当地时间周六,乌克兰使用无人机群对俄控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的一座油库发起了攻击,这也再次让人想起克里米亚大桥遇袭事件。你对此事有何观,哪些细节值得细细推敲?

特约评论员 吴蔚:遇袭的油库位于克米舍瓦湾,它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关键设施,油库的北面是一座燃油装卸码头,东北面正对着的是一座永备S-300防空导弹阵地,南面则是黑海舰队岸防部队的反登陆阵地。这座油库被空袭起火,将进一步拉低俄罗斯黑海舰队本就不高的出动率。自从去年4月,旗舰“莫斯科”号战沉黑海之后,俄罗斯黑海舰队基本就处于“龟缩港内”的消极状态,在俄乌冲突中几乎没有太大作为了。

我翻阅了一下开源情报信息,这是乌克兰方面发起的一次无人机机群自杀式攻击。乌军一共投入了10多架Mugin-5型无人机,从乌克兰一侧的敖德萨起飞,飞行300多公里横穿克里米亚海,最终只有一架无人机成功突破了俄军的层层阻拦,命中了预定目标。虽然只有一架成功突防,但对于这座一点就燃的大型油库而言,这点火星足以引发毁灭性的后果。我说说这款无人机的单价吧,裸机价格大约1万美元不到,算上改装成本满打满算3万美元,那么这座油库价值多少呢?起码上亿,若将它瘫痪之后给俄军作战计划带来的紊乱,以及救援成本计算在内,那么这一架无人机确实实现了“以小博大”的交换比。



遇袭的油库位于克米舍瓦湾

耐人寻味的是,根据开源情报显示,乌军在发起攻击前,法国空军的E-3预警机、法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以及美军的全球鹰无人机曾在附近空域游荡。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这是一次由北约提供战场监视信息、提供电子压制,由乌军发起致命一击的联合打击行动。从这批无人机不到10%的突防率上看,俄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空防还是很重视的,成功拦截了90%以上的来袭无人机,若不是北约方面持续的电子压制,说不定就不会出现漏网之鱼了。但从结果而言,乌军成功实现了目标,这一次袭击还是让俄军很头疼的。

土耳其方面长期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方向的补给线路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克里米亚大桥以及亚速海。克里米亚是一个盲端,是俄军在赫尔松、扎波罗热方向部队的重要后勤补给节点。乌军将攻击矛头指向这座油库,很可能说明基辅方面确实是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攻势。这座油库的瘫痪,很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给俄军一线作战部队的后勤补给增加一定的压力。



无人机已成“明星武器” 资料图

直新闻: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延烧,无人机一举成为所谓的“明星武器”。吴先生,无人机为何会在这场军事冲突中大放异彩,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特约评论员 吴蔚:确切地说,无人机早就登上人类战争史的舞台了,只是因为俄乌冲突所特有的高关注度,一下子让世界各国意识到了这个“四两拨千斤”的东西有多么可怕。其实早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使用民用旋翼无人机进行投弹的例子就已经数不胜数。当时人们看到一架万把块钱的民用航拍机被用来投掷迫击炮弹跟手雷,还在耻笑这是什么“土味玩法”?殊不知,正是这种看似“原始、落后”的所谓玩法,颠覆了现代战争的模式。现如今,这种无人机战法已经成为俄乌战场上,最令双方一线战士害怕的“灭顶之灾”,因为它近乎“无成本”,几乎无法被察觉。

纵观这场俄乌冲突,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大致分为大中小三类。

首先是刚刚提到的民用航拍机,这类小型旋翼机价格也就跟一台苹果手机差不多,经过改装就能够携带手雷,飞到敌人上空,通过实时回传的画面,借助镜头对焦系统进行瞄准,以90度自由落体的方式投掷手雷。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比迫击炮弹、榴弹炮弹的下坠角度还要笔直,它让野战防御工事近乎失效,只要你的头顶毫无遮蔽,这颗手雷就能落到你身边。另一方面,这类无人机也能够作为炮兵侦察机使用,它能为炮兵提供实时目标情况,校正落点。此外,我还留意到,俄军已经开始使用“穿越机”这类民用无人机,不同于航拍无人机的俯视视角,“穿越机”以平视视角提供实时战场情况,侦察兵能够更加直观地侦察敌军的阵地布置情况,哪里是火力点,哪里是人员聚集区,一目了然。

其次就是中型无人机,它的技术逻辑类似于巡飞弹,在敌方阵地上空先盘旋侦察一会,发现目标之后再俯冲一头撞上去。不同于巡飞弹相对高昂的价格,这类中型无人机的造价跟大学生社团把玩的航模差不多,使用的是航模级别的汽油发动机。它的进阶版是使用摩托车小排量单缸引擎的中型自杀式无人机,它的航程更远,载荷更大,杀伤力更强,被网友称为“小摩托”。俄罗斯从伊朗采购的“见证者-136”就是这类无人机的代表。

最后就是大型无人机,它的特点是翼展大、航程远、巡航高度高、滞空时间长,往往是察打一体无人机。实话实说,在察打一体无人机方面,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技术水平都不高,反倒是美国、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美国此前非常担心中国会出售类似的产品给俄罗斯,因为只要发挥得当,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战场效能可以非常高。俄乌冲突早期,乌克兰方面从土耳其采购的TB-2型就是这类察打一体无人机。看看它的战果就明白了,它一度让俄军非常头疼。

当然,俄乌战场上也有过一些不常见的无人机。比如去年12月,乌克兰方面曾使用图-141喷气式无人机空袭俄罗斯本土腹地的两座军用机场,其中加吉列沃机场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200公里。这类无人机属于冷战时期的“怪物”,它的大小跟一架飞机差不多,航程可达1000公里。在冷战时期,它被用作敌后航空侦察照相,但如果你将它砸向地面,它所携带的燃料也让它的杀伤力跟一枚巡航导弹差不多了。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三亚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许可、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0日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新产品不断通过广交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平台完成首发首秀。中国的创新发展不仅服务自身也将造福世界,中方愿同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全文]
    2025-06-30 22:38
  • 7月4日至8月24日,“打开艺术之门——2025暑期艺术节”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呈现。“打开艺术之门”今年迎来第32年,策划了45场精彩演出、12个艺术夏令营、9场专业学者领衔的“中国人的音乐”系列讲堂,包含电影博物馆全体验、非遗体验、管[全文]
    2025-06-12 23:19
  • 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5日发布了10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均为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案例,涉及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农用地、海洋资源保护等方面。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诉”的刚性监督作用。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检察[全文]
    2025-06-06 00:09
  • 文 观察者网 齐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明说了,他针对的就是中国在美留学生。当地时间5月28日,鲁比奥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宣称,美国将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同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题为“新签证政策[全文]
    2025-05-30 00:27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站在流量高点的小米汽车正遭遇流量反噬。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动态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全文]
    2025-05-13 23:00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总台央视记者: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同普京总统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等,同多[全文]
    2025-05-13 00:43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三亚资讯网 sanya.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