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石狮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采用“法庭教育+庭后普法”双模式审理一起未成年人小胡(化名)涉嫌网络诈骗案件,引导其改过自新,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寓教于审,教育引导深融情理法义。“因为你的诈骗行为,让多名被害人遭受数万元的经济损失,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钱或许是病人的救命钱、老人的养老钱,被骗后,他们要怎么生活?”庭审中,承办法官谆谆教诲,希望小胡吸取教训,以后踏实做事、本分做人。法槌起落之间如何引导失足少年更好地吸取教训重归正轨?从审判理念到审判机制,石狮法院不断求索,坚持惩教结合,寓教于审,夯实“案内”工作,融情理法义于法庭教育中,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反思总结,回归良善。
庭后普法,法治阳光照亮成长道路。 “我办理的不是一个案件,而是孩子们的人生。”庭审后承办法官与小胡促膝而谈,帮助分析本次罪错行为产生的原因,鼓励其正视错误,及时改正,切莫因此消沉。案结事了,从来不是一判了之。从惩戒未成年人到助力回归正轨,除了做好庭后教育,石狮法院亦坚持做好庭外普法,依托法治副校长、“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社区法官工作室等机制,以法治讲座、庭审观摩、钉钉普法、少年法庭开放日等多种活动方式,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分类分级开展法治教育。
判后回访,延伸服务彰显司法温情。“小胡最近过得怎么样?这件事后续有无给其带来持续不良的影响?”带着牵挂与担忧,承办法官电话回访小胡户籍地社矫工作人员,了解小胡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和矫正表现。少年审判从来不是简单地坐堂审案。石狮法院少年法庭主动延伸和拓展工作职能,在判后回访、家庭教育指导、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做足功夫、持续发力。
接下来,石狮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秉持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陈雅娜)